質控血清是已有靶值的血清,在每次的常規檢驗中加入一份或數份,通過所得結果來了解本次檢驗的情況。質控血清檢驗的結果如能控制 其誤差在一定范圍內,就說明該檢驗沒有發生不允許的誤差。如果出現超過允許誤差范圍的異常結果,提示該檢驗不合格,應尋找原因,糾正后,重檢待測標本。因此質控血清在質控工作中起重要作用。
一、質控血清的使用
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制備的乙肝標志物質控血清,可以在-20℃保持半年定值不變。冰凍狀態融化使用時,應先混勻,未用完部分可在4℃保存5天。不宜反復冰融或自行分裝。開展某項檢驗的室內質控工作需要的質控血清,一般按3-6個月用量準備。自制的不定值質控血清,在一批質控血清將用完之前,需準備下一批質控 血清。質控血清要求性能穩定,較長期內效價不變,其理化性質應與病人樣本相近,這樣才能有效地起到監測作用。
二、質控血清的使用
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制備的乙肝標志物質控血清,可以在-20℃保持半年定值不變。冰凍狀態融化使用時,應先混勻,未用完部分可在4℃保存5天。不宜反復冰融或自行分裝。開展某項檢驗的室內質控工作需要的質控血清,一般按3-6個月用量準備。自制的不定值質控血清,在一批質控血清將用完之前,需準備下一批質控 血清。質控血清要求性能穩定,較長期內效價不變,其理化性質應與病人樣本相近,這樣才能有效地起到監測作用。
三、臨界值質控血清
質控制血清分定值和未定值兩種。如只用一份質控血清定值,一般定在正常值與異常值交界點上,定性測定時處于弱陽性水平,稱為臨界值。乙肝標志物臨界值的制定,應按臨床要求,為臨床提供統一的判斷弱陽性的標準。臨界值質控血清可以作為試劑盒中的陽性對照品和 陰性對照品以外的第三個對照品,它可以靈敏地反映出試劑盒的檢出水平,確保弱陽性反應的標本不漏檢。
四、質控血清的制備。
每個實驗室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,選用臨床中心提供的質控血清,或按以下方法自己制備。本室使用的質控血清(以乙肝質控血清為例)。
1.收集新鮮的無溶血、無黃疸、無細菌污染的陽性血清。
2.56℃加熱10小時來活。
3.離心或過濾除去沉淀。
4.用10%的小牛血清或正常人血清(PBS緩沖液)將收集的血清稀釋至所需的濃度。如能用正常的人血清稀釋更好,因其成份更接近于檢測標本。
5.抽濾除菌。按一次使用的量分裝小安瓿,封口,20℃保存備用。不可反復凍融。
6.被檢物要求檢出的水平常被認為是質控血清應選擇的水平。如果該試驗還有其它要求,則應加所要求濃度的質控物。
7.標定含量。20-30次測定結果刪除>±2SD數據的均值作為靶值,并與已知定值血清對比測定。
五、室內質量控制程序
臨床檢驗的檢測結果,每次或每天之間不可能沒有誤差。決定允許的誤差范圍,以臨床上不造成誤診與漏診為準,通過以下步驟來確定質控范圍。
1.*佳條件下的測定誤差。
2.已知值的血清在常規檢驗條件下的誤差。
3.未知值的血清在常規檢驗條件下的誤差。
4.臨床應用的要求。對任何一個試驗都應確定一個允許的誤差范圍,前題是滿足臨床要求。如允許誤差定得過小,在臨床上不存在任何意義 ,但為了符合該規定卻要花費很大人力、物力和時間。相反,如果將允許誤差定得過大,將使監測系統察覺不到臨床上要求檢出的誤差,失去質控的意義。
六、*佳條件下已知值質控血清變異(optimal conditions variance,簡稱OCV)的測定
在本實驗室*佳條件下(包括操作者、試劑、
儀器等)檢測質控血清20-30次,測得結果計算,求出該組數據的均值和標準差(SD)表示該實驗室的*佳工作質量。
現舉例說明HBsAg ELISA法檢測時OCV的測定。使用的質控制血清為臨界血清,HBsAg濃度為5ng/ml。在該實驗室中選擇素質、操作 *熟練的技術員進行認真地專門測定,選用*佳的試劑盒,檢測之前,將恒箱、加樣器等認真校正、調校正、調試,使用新的加樣吸頭等 ,即在*佳、*理想的條件下進行檢測。除質控血清外同時測定陰性對照品和陽性對照品。并作雙份測定,得出2個吸光值(A值),求出X。連續作20次,求出20個X,即X1……X20。從這20個數據中,求出OCV的X和SD。
七、常規條件下已知值質控血清變異(routine conditions variance-known value,簡稱RCVK)的測定。
做常規檢驗的技術人員,在常規檢驗的條件下,將質控血清放在常規檢測樣本中,進行 20次檢驗,結果計算同OCV法。一般認為RCV的SD在OCV的SD兩倍范圍內可以接受。若太大應該查找原因,使其向OCV的 SD值靠近。在改進實驗室條件后(例如較正加樣器,糾正洗板操作,調正溫育溫度等),重新進行RCVK的測定。如果RCVK的S D值更小,說明OCV不是*佳條件下測定的,應重新再測OCV。常規條件下,RCVK肯定要比OCV大。通過質控控制各項條件, 使RCVK的數據盡可能接近OCV值。RCVK的數據反映該實驗室日常工作的質量,用于作質控圖,對室內檢驗的結果進行控制,每日檢驗的結果,報告能否發出。
八、常規條件下,未知值質控血清變異(routine conditions variancl-unknown value 簡稱RCVU)的測定 。
有時為了避免主觀性,再作RCVU測定。測定步驟同 RCVK,但檢測的操作者不知質控血清的定值,或在操作者不知哪份是質控血汪清的條件下進行常規檢驗,以排除操作者的主觀性。在此不再舉例說明。
九、質控圖
通過以上三步驟,可以開始作室內質控圖,根據RCVK的和SD作質控框圖。利用質控圖可以對每次檢驗的結果進行監測,當沒有更換另一批號試劑盒和另一批號質控血清時,該質控圖可以連續作下去。
質控血清的S/CO值低于-2SD的范圍,屬“告警”,應尋找原因并在質控圖上記錄查出的原因。
ELISA試驗中,各種檢驗項目的誤差允許范圍均有待在實踐中得出結論,以上只是舉例說明質控方法,不是定論。2SD是一般公認 的允許誤差限度。每批測定放一份質控血清時,一次超過2SD應作為“告警”,二次超出2SD為“失控”。當質控過程中,出現失控時,出現失控時,應查找原因,通常是試劑盒或質控血清失效造成。更換試劑盒或更換質控血清,找出原因糾正后重新檢驗。如果檢驗結果仍達不到要求或找不到原因時,應重復進行OCV的檢驗。如果OCV檢驗的結果仍是好的,說明常規操作出現問題。一般認為:
①一次超出3SD;
②連續二次超出2SD;
③3-5次連續處于一側的2SD之內;
④5~7次連續偏向橫軸的一側,均為失控。第③、④種情況,單獨依靠記錄往往是不易察覺的,但在質控圖上可以清晰地發現這種失控。
十、統計學計算方法—“即刻性”質控
以上介紹的質控方法基本上與臨床化學測定的質控方法相同,但 ELISA有其特殊性,*合適的質控方法尚待研究建立。有些實驗室不是每天進行ELISA項目的檢驗,而ELSIA試劑盒效期短,用一批號試劑盒連續常規測20次,難度較大。采用“即刻法”質控統計方法,只需連續測3次,即可對第3次檢驗結果進行質控。“即刻法”的建立具體計算方法如下:
1.先將測定值從小到大排列。
2.計算X和SD。
3.計算SDI上限和SDI下限值。
4. 將SDI上限、SDI下限值與SDI值中的數字比較。
當SDI上限值和SDI下限值<n2SD時,表示處于控制范圍內,可以繼續往下測定,繼續重復以上各項計算;當SDI上限和SDI下限有一值處于n2SD和n2SD值之間時,說明該值在2SD~3SD范圍,處于“告警”狀態;當SDI上限和SDI下限有一值>n2SD時,說明該值已在3SD范圍之外,屬“失控”。數值處于“告警”和“失控”狀態應舍去,重新測定該項質控血清和病人樣本。舍去的只是失控的這次數值,其他次測定值仍可繼續使用。
即刻性質控統計方法,適于ELISA測定的質控。
當檢測的數值超過20次以后,不必再使用“即刻法”質控統計計算,可以轉入常規的質控圖的質控。將前20次的數值求出的和SD作質控框架圖,第21次的數值,依次點入即可。
十一、室間質量評價(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,簡稱EQA)
室間質量評價簡稱室間質評,是由質控中心采用一系列的辦法連續地、客觀地評價各實驗室的試驗結果,并發現室內質控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,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,并幫助校正,使具有可比性。各實驗室試驗結果報到質控中心,經過統計分析,得出相互比較的結果。這種評價不能控制各實驗室每天發出的檢驗報告,而是一種回顧性評價。室內質控主要監測試驗結果的精密度,而室間質評主要控制試驗結果的準確度,不能互相替代。參與質評的實驗室應先做好室內質控。
十二、室間質評的方法
1. 發質控物進行調查
這是國內外室間質評的常用形式。部臨檢中心對乙肝標志物ELISA檢驗的室間質評采用定期發放質控物至各實驗室,各實驗室在規定的日期進行檢驗,并將檢驗結果報至部臨檢中心。部臨檢中心經統計分析,將評價結果寄回各實驗室。通過評價,各實驗室了解本室工作質量,發現差距,并設法改進,以不斷提高檢驗質量。
這種評價方式有一定缺點,即各實驗室常對質控物特殊對待,在檢驗時選用特殊試劑盒,選派特別的技術員進行檢驗,有的實驗室互相核對結果并作修改。這就使EQA的結果不能反映該實驗室日常工作水平。
2.派觀察員到實驗室進行試劑調查
這種調查事先不通知,臨時派觀察員到實驗室,指定采用常規方法,檢驗規定的一組標本,進行評價。
這種調查方式,容易發現該實驗室存在的實際問題,可以直接給予指導和幫助,解決問題,提高檢驗質量。這種調查通?梢允褂谜鎸崢颖,避免采用質控物的一些缺點。
原創作者: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